Your are here:
公司新闻
镌刻于心的承诺
Release Time:2020/3/24 14:47:38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承诺必定经常失信于人,因事情看似简单而不重视必定会变得很复杂而难以推进。所以,不要轻易承诺,一旦做出承诺即使有性命之忧也要义无反顾坚定地兑现!



说到承诺,我们会立即想到“口说无凭、立字为证”,这是法理意义上的写在纸上的承诺。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承诺往往经不起人性的考验:大而言之可以看看中美贸易谈判以及到处退群的强国霸主,协议对他们有利则必须遵循、不利那就是一张废纸,变脸堪比川剧、胜似翻书;小而言之,人与人之间不信守承诺的事情比比皆是,开会迟到、约会迟到、上班迟到习以为常,千方百计寻求法律漏洞要挟对方者多如牛毛,承诺兑现不了想方设法转移矛盾、甚至直接攻击守信方者层出不穷……对此,我想给这些人讲一个故事,名曰“情同朱张”。



张堪和朱晖都是东汉时期的南阳人,先后在太学学习。朱晖在太学学习时,张堪已经担任渔阳太守,按现在的说法他们算是校友、师兄弟的关系,但之前一直没有机缘见面。直到有一次,张堪因事回到太学,在太学老师引荐下见到了朱晖,他们之间也没有太多寒暄,身为太守的张堪居然对身为太学学生的朱晖说:“我听说您对朋友很守信义,一直为故友照顾妻儿。我身体不太好,如有不测希望您能帮我照顾妻儿。”


朱晖当时并没有应承下来,但心里默默记住了张太守的话。没想到一语成谶,若干年后张堪病故了,张家家道中落、生活困顿,朱晖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接济了张堪的妻儿。对此,朱晖的儿子非常不理解:“您过去和张太守几乎没有交往,更没有深交,您怎么对他的家人如此关心?”朱晖回答:“过去我和张太守的确没有深交,来往也不很密切,但他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我当时只是太学学生没有说什么,但其实我内心已经答应了,所以我要履行我对张太守的诺言。



后来,张堪的儿子张伟又不幸染病,弥留之际将其儿子张衡托付给朱晖,朱晖再一次毫不犹豫地应承了下来,把张衡培养成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这就是“情同朱张”的故事,朱晖镌刻于心的承诺就像一座精神的丰碑,永远屹立在至纯至真至诚至信的天地之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恭敬之心回望中华文明、缅怀大德圣贤,就是要将他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千金不如季布一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人文基因镌刻于心,深深融化到我们的血液里,我相信我们这种至道的力量一定锐不可当,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滚滚势头……

展开